首頁 / 電工電子技術知識 / 上機器人就是智能製造專業嗎(上機器人就是智能製造嗎)

        上機器人就是智能製造專業嗎(上機器人就是智能製造嗎)

        Time:2024-01-08 02:16:29 Read:558 作者:CEO

        目前,中國不少地區提出了“機器換人”戰略來應對勞動力短缺問題。此外,機器人是先進製造、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結晶。如果工廠裏安裝了大量的機器人,似乎就成為了智能工廠的名片。一時間,中國機器人市場蓬勃發展。

        使用機器人生產線有利有弊

        上機器人就是智能製造專業嗎(上機器人就是智能製造嗎)

        毫無疑問,機器人生產線是製造業轉型的方向之一。對於中國製造企業來說,該不該使用機器人?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解釋。

        徐工集團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領軍企業。目前,徐工集團正在對生產基地進行改造。首先是用焊接機器人取代焊接線上的所有工人。二是實現機床聯網,省去原來由工人操作的輸入工藝參數、分配生產的步驟,直接使用。機床聯網,實現參數調整、生產調度、質量檢驗的全自動化。三是通過MES與供應鏈係統結合,提升配送能力。

        徐工信息智能製造發展部助理部長徐建全列舉了機器人能為徐工帶來的好處:焊接機器人響應時間短、動作快,焊接速度可達60至120cm/分鍾,遠高於徐工。比手工焊接40至60厘米/分鍾;性能穩定,可10年無故障;一台機器人可替代2至4名產業工人等。他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麵臨著向高端轉型、承接國際先進製造、參與國際分工的巨大挑戰。 “機器換人”是大勢所趨。機器人取代人類有優點也有缺點,但總體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另一方麵,作為中國裝備製造業的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對機器人的替代持謹慎態度。三一重工工藝信息部副部長周誌軍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三一重工在焊接線上使用了焊接機器人。但在總裝線上,由於零件數量多、工藝複雜,零件都是由客戶定製的。它們數量較多、不規則、小批量生產,不適合機器人生產和裝配。他透露,與汽車廠相比,三一重工一款車型的月產量約為數十至數百輛,批量規模相對較小。

        用機器代替人的好處是節省人力。周誌軍坦言,工作量不飽和和產業工人流動確實對三一重工造成了一些影響。三一重工也曾考慮過機器換人,但因擔心投入產出比,至今尚未大規模實施。

        同時,周誌軍還指出,與三一重工同類型的徐工目前主要在焊接工序使用機器人。

        機器人工廠並不是智能製造的標誌

        企業對舊生產線進行改造,安裝機器人,是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的體現。那麼,機器人生產線是否是企業或工廠實現智能製造的標誌呢?不必要。

        原工國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技術總監丁德宇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坦言,機器人生產線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和穩定性的重要技術手段,也被視為企業實施智能製造的重要工具。一個重要的標誌,但不是唯一的標誌或裏程碑。企業實施智能製造,可以從智能產品、大規模定製、服務轉型、智能工廠等方麵入手,結合自身情況選擇突破點。

        此外,丁德裕還表示,智能工廠不僅包括機器人生產線,還包括“全麵控製、精準執行”的CPS(信息物理係統)和“科學指揮”的MES。 CPS強調人、機、物的融合、網絡化和統一指揮,而MES則強調製造執行(即工業4.0的縱向一體化)、供應鏈(即工業4.0的橫向一體化)和設計流程(即工業4.0的垂直整合)。設計一體化)三個維度的管理提升。

        浙江三花CIO葉根平向中國電子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一些製造場地和流程中引入機器人來替代傳統設備或人工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最關鍵的因素不是硬件的升級,而是軟件,即軟件。改進和優化運營和管理。因為機器人的廣泛應用要求企業實現產品標準化、工藝和工裝標準化、設備自動化,其中很多都是軟管理改進。對於很多傳統製造業來說,機器人目前還無法替代勞動力,或者說替代勞動力的比例很小。

        目前浙江三花的情況是,機器人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應用數量和範圍都有限。 “三花有務實的傳統,在機器人項目上不會跟風。”葉根平說。

        丁德裕指出,借助智能製造理念和方法不斷改進和完善,是智能製造最有效的途徑,也是智能製造的正確路徑。

        機器人應用分為具體情況

        一條機器人生產線的成本可高達數億元人民幣,這對於中國製造工廠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尤其是在近年來製造業出口受阻、利潤率仍在下降的環境下,不得不花費大量資金投資生產線。轉型是相當困難的。

        讓機器人一步到位是不現實的。要分清情況,分步實施。丁德宇表示,隨著產量的增加和對質量的嚴格追求,企業需要逐步將手工勞動改進為自動化方法。自動化提升,首先要選擇產能和質量的瓶頸環節。機器人不一定能一步到位。可以考慮其他成本較低的工業自動化方法。對於從成本效益角度“不適合”或從技術角度“難以”自動化改進的環節,可以考慮通過防呆防錯來減少錯誤、提高質量,通過工具改進提高手工勞動的生產效率。

        北京自動化研究所首席專家蔣明偉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首先使用機器人的地方是勞動強度大、生產環境惡劣、生產安全問題突出、生產效率低的工種。諸如鉚焊、鑄鍛、炸藥生產、危險品生產、頻繁重物搬運、批量裝配等工種需要優先使用機器人。無論是否使用機器人,都必須進行投資效益分析。

        蔣明偉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 20多年前,一家863/CIMS示範企業盲目追求製造自動化,向銀行借了大筆資金,背負了沉重的債務。該公司再也沒有恢複過來。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而今天的機器人並不意味著他們擁有人工智能。蔣明偉還指出,普通工業機器人隻能嚴格按照人類規定的程序工作。無論外部條件如何變化,他們都無法對程序,即對他們所做的工作做出相應的調整。如果想要改變機器人所做的工作,人類也必須對程序做出相應的改變。能夠編程和操作工業機器人的高水平技術工人並不多。如果企業采用機器人,就必須培訓這類工人,這無疑是另一筆開支。

        企業想要提升智能製造水平,蔣明偉的建議是,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效率優先”的原則,進行長遠規劃,搶占先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還需要進行投資效益分析。

        Copyright © 2002-2024 應用電子技術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內容係互聯網收集或編輯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麵內容裏麵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係,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4、本站如遇以版權惡意詐騙,我們必奉陪到底,抵製惡意行為。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係客服郵箱:478923*qq.com(*換成@)